桃花潭文会
图片
黄帝陵祭祀大典
祠堂是最常用的祭祀祖先的场所,每个祠堂都会有本宗族的祖先及先贤的牌位,族中人每逢清明、端午、重阳等节日都会定期去祠堂祭祀祖先,有的也会在办理红白事或是族中大事的时候来祭祀祖先。
《礼记·祭统》强调“礼有五经,莫重于祭”。祭祀是人在精神上维系和延续与神灵和祖先关系的宗教礼仪形式,具有表达归宗、认同和领受自身来源及其传统教化的精神意义。祭祀祖先,即表明某人认同自己作为某祖先的后代,继承和领受着祖先的血脉、事业和教化,从而明确自己生活的历史基础,并承担着把祖先的传统发扬光大,并不断创新,以致光宗耀祖的责任。祖先作为生活形式、事功业绩和文化传统的开创者和积累者,乃是我们生活基础的一部分。通过祭祀而表达的“敬天法祖”,构成了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维度。
图片
一、祭祀前筹备
祠堂祭祀,古制规定每年四季祭祖。选择每季祭祖一次,如在清明、端午、重阳、腊月等固定祭祀日举行。或不选择祭祀日而自定日期。现在大多数家族选择每年清明节或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。在确定日期后,对于大中型祭祖活动,通常要求按以下程序进行。
1、提前一月准备:提前一个月,由族长或家族理事会组织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筹备会议,研究决定祭祖活动的形式规模及具体安排意见,明确人员分工及费用分摊办法等。
2、提前十天准备:族长负责督促各项筹备工作落实,针对性地提出要求,进行补缺补差。要求在三日前齐备,并组织仪节演习,以保证临时不失误。
(1)准备祭祀器物:如供桌凳、杯盘盏;酒器、礼器、乐器;祭祀用的牛、羊、猪三牲①及供盘、肉盘、汤瓶;洗手盆、毛巾;香案、香炉、烛台、茅沙盆②、火炉、帛、香、纸钱;拜席、绶带等,须一一备足,以见祭祀之意诚。
(2)确定祭祀人员:确定主祭一人、助辅祭若干人、通赞③一人、引赞④二人,读祭文一人、读祝文⑤若干人、歌童⑥二人。俱择族之长者、贤者、知礼义者。同时明确祭文和祝文由谁撰写,由谁审定等,并先期演练。
3、提前三天准备:由族长负责检查督促各项具体工作落实,再针对性地补缺补差,务求齐备,确保有序进行。
(1)提前三日告祖:在选定日期后的前三天,由族长或主祭人沐浴更衣后,前往祠堂祖宗牌位前,焚香四拜:“孝某,将以本月某日,因何事率众裔孙到祠堂祭祀,以表示微薄的心意,于今天前来奉告祖先”。
(2)前期三日斋戒:古人当祭,前三日,不饮酒、不吃葱韭等辛辣的蔬菜和鱼肉等。主祭等参加祭祀之人须沐浴更衣,不进行吊丧及探望病人、不服汤药等行为,凡凶秽皆不接近,以表示对祖宗的敬畏。
(3)前期三日检查:组织专人打扫祠堂,清理享堂祖宗牌位灰尘,然后分序列摆放好,对损坏字迹模糊的牌位要修复弥补。同时检查水电、照明、乐队、音响、交通等设施是否满足活动要求等。
(4)清点祭祀器具:凡合用器具,事先清点,不足补充,清洗干净,摆放整齐。
(5)制作处置祭品:凡粉麦米脯盐果殽菜各五至八碟,祭物保持清洁,未祭前,勿令人食,并防猫犬虫鼠童弄脏,弄污。审察祭祀用的牲畜。
1、前期一日准备:阳明先生曰:礼以祭为大,若事死如事生。
(1)前期一日设位:宜以始祖正中位,以下皆按昭穆有序分列。设席也皆稍降而布置,似于人心,恭敬之意。
(2)前期一日宰牲:祭祀用猪牛羊,在前期一日,午后设香案于两阶,令侍从牵牲于案前,主人盛酒盏浇牲,各浇过宰之,取其头用为“三牲”。
宰牲仪礼形式:主人率众到香案前,三次作揖上香。一、二、三俯伏!拜!兴。到圈牲处所,三揖,盛酒盏以浇牲。杀牲后将盆盛牲头,取少许毛血置祖宗神主位前。
(4)前期一日烹制:祭祀三牲应烹饪制熟,其余食物制作后放置食品柜内,保持清洁,未祭前,勿令人食,并防止弄脏。至祭祀日,安排专人运送至祠堂上供桌。
【注释】:
①三牲:供宴飨祭祀用的牛头、羊头、猪头“三牲”。
②茅沙盆:一种无盖的方形容器,与长方形铜香炉相似,古代称“茅沙池”。是古代礼器的一种(见下图所示),由青铜制成,接求神时,向地灌酒用。由于现代社会十分少见,只在文庙祭孔大典上可见,因此多采用金属面盆替代。
③通赞:担任主持人,是司仪宣唱仪节的人。
④引赞:协助司仪,担任引导的人。
⑤祝文:古称“祝文簿”,是将祖宗牌位上所有人名单称呼抄录成册,在祭祀时宣读诚邀,相当于今天的诚邀名单。如果祖宗名单很多,为节省时间,一般安排若干人同时宣读各自所承担的邀请名单。
图片
——根据黄氏、吴氏、梁氏、翟氏等祭祖资料整理而成
翟宗坤 2025.02.05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软件排名前十名,国信配资,配资股票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